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金寨县

麦吧呵官网    金寨灵芝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金寨县

“红色金寨”的名号响亮亮。作为中国革命老区,这片红灿灿的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地,共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全县有开国将军59位,占安徽省的百分之四十五,还曾走出了600多位高级将领,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之美誉。

 

金寨县汤家汇镇有一个剧场名为“十万剧场”,其名源自金寨县“三个十万”历史:十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十万良田沉入水底,十万群众移居深山。十万剧场,融合了「沉浸式戏剧」和「元宇宙科技」两大形式。2023年12月,一场名叫《立夏》的沉浸式戏剧首次在剧场上演,场内舞台上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坚毅的脸庞,观众仿佛穿越回1929年的立夏节起义现场。随着剧情进入高潮,一位饰演地下党员的观众紧握拳头,高声呼喊:「黎明,等是等不来的!」一声呐喊,足以震撼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早在1920年10月,金寨便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1924年冬,建立了皖西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笔架山农校支部。1929年,土地革命时期,爆发了立夏节(商南)、六霍两大起义,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创始地和核心区。

 

1932年,红四方面军全军主力进入金家寨,蒋介石立即督促各路部队合围。他开出了一个极其诱人的条件:谁能先攻占金家寨,就以谁的姓名命名,设立新的县治。在当时,用名字作县名的仅有用国父孙中山命名的中山县。此招一出,国民党内部也一片哗然。

 

9月20日进占金家寨镇,当晚,国民党第14军军长卫立煌发报向蒋介石告捷。蒋介石兑现承诺,将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的固始、商城5县部分地区划出,设立“立煌县”,而最开始它是由河南管辖。次年三月又变为安徽管辖。

 

1947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8月下旬,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根据计划直奔立煌县城金家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邓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金寨是大别山腹地,承担着战略指挥地的重任。9月2日,两天的解放战斗全部结束,成功收复金家寨镇。

 

根据中原局决定,立煌县归鄂豫区一地委管辖。县委、县政府一致认为立煌县名原是国民党蒋介石为表彰剿共将领卫立煌所命名的,现立煌县已经解放,人民当家做主,原县名不应沿用。考虑到县城为金家寨镇,于是将“立煌”改为“金寨”。得到上级同意后,白涛当即挥笔写下《金寨县民主政府布告》,张贴在全县各处重要集镇。布告开头几句为:

 

查我金家寨,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

 

 

如今的安徽省金寨县,有占地25万平方米的革命烈士陵园,有8000平方米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有24米高的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有安徽省十佳红色小镇的汤家汇红旅小镇……一座座庄重肃静的建筑一直讲述着革命先辈战斗的故事,歌颂着这座城市的红色传奇。

 

金寨人民积极支援革命,铸造出一批历经战火洗礼的军政人才,在先辈们的身上,无处不闪耀着昔日光宗耀祖的辉煌。

2025年4月21日 15:26
浏览量:0
收藏